本文目录一览:
- 1、急!!!谁知道写笛子曲《小八路勇闯封锁线》的陈大可的简介啊...
- 2、秧歌调竖笛曲怎么吹
- 3、笛子曲《小八路勇闯封锁线》中4的指法
- 4、把儿埋在山岗上原唱
- 5、★请大家推荐一些“经典”的【笛子独奏曲】
急!!!谁知道写笛子曲《小八路勇闯封锁线》的陈大可的简介啊...
4年开始吹奏中国竹笛。曾求教於陆春龄、冯子存。他的竹笛演奏,吸收了西洋长笛演奏的某些方法,有所造就。
小八路勇闯封锁线(9级)陈大可作曲 作于抗日时期,描写了小八路寄送情报英勇穿越封锁线的英勇形象。
小八路勇闯封锁线、帕米尔的春天、幽兰逢春、挂红灯、春潮、春风遍江南、牧笛。1 鹧鸪飞(赵版)是上海音乐学院是10级的、收割是七级的、中花六板最高级的版本也是8级的、春到湘江是八级的。
原曲是bE调笛子吹的,筒音2的指法。曲子是bA调的。但是许多演奏家都是用E调笛子吹的(也有D调笛的版本),这个曲子我一直是用E调笛练习。最好的版本是陈大可自己吹的版本还有俞逊发的版本,大家公认的。
八级的乐曲:草原巡逻兵、鄂尔多斯的春天、、牧民新歌、歌儿献给解放军、枣园春色、行街、赶马、塞上铁骑。
秧歌调竖笛曲怎么吹
1、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左手的拇指封堵竖笛的背孔——也称高音孔或零孔。竖笛的正面各音孔的名称从上至下分别为7孔。
2、这首曲子是东北秧歌调曲牌,音域适合葫芦丝吹奏,希望你采纳。
3、秧歌调竖笛曲的吹发如下 竖笛的正面各音孔的名称从上至下分别有七个孔。
笛子曲《小八路勇闯封锁线》中4的指法
1、如在《小八路勇闯封锁线》中最后连续12个小节的吐音中(谱面为连续的高中音2161的吐音),其中两个高音1若用传统的叉孔按孔方法,即开六孔,按五孔。
2、秧歌调竖笛曲 E调笛子演奏的曲目是最多的,比如牧民新歌,春到湘江,秦川抒怀,秦川情,农家乐,看秧歌,山村迎亲人,小八路勇闯封锁线,鄂尔多斯的春天也有用F,大青山下,塔塔尔族舞曲,牧笛,沂河欢歌等等。
3、原曲是bE调笛子吹的,筒音2的指法。曲子是bA调的。但是许多演奏家都是用E调笛子吹的(也有D调笛的版本),这个曲子我一直是用E调笛练习。最好的版本是陈大可自己吹的版本还有俞逊发的版本,大家公认的。
4、可吹可不吹,个人觉得吹好,一吹整体感觉就慢慢出来了。建议多听听二人转,尤其是第一个音2的剁音一定要干净利落,6165要诙谐,轻吐,加点滑音。
5、用F调笛子吹也不一定是F调的,在通过转变指法后,就不是F调了。用F调演奏的笛子独奏曲很多,好像春到湘江》,《牧民新歌》,《小八路勇创封锁线》等。流行曲只要是同调的都可以用笛子演绎,好像《九妹》《江南》等。
6、在创作上大胆地借鉴了西洋协奏曲的写作手法,演奏技法上将民族传统与西洋长笛的技巧有机地结合。乐曲成功地表现了《小战士》机智、灵活的形象,以及骑马勇闯敌人封锁线的场面。此曲在笛坛广为流传。只能找见这么多了。
把儿埋在山岗上原唱
原唱是王玉珍。歌词片段:让儿看红军凯旋归,听那乡亲在歌唱,娘啊,儿死后,你要把儿埋在那高坡上。
《娘的眼泪》这首经典歌曲唱出了韩英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感人至深,展现出巾帼英雄的风貌,也间接表达了母亲的伟大、无私奉献等。
这首歌的原唱,同样是第一代韩英的扮演者王玉珍。
★请大家推荐一些“经典”的【笛子独奏曲】
1、《姑苏行》是笛子演奏家、作曲家江先谓于1962年创作的一首笛子曲,采用昆曲音调,是一首由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受的竹笛经典名曲。曲名为游览苏州(古称姑苏)之意,全曲表现了古城苏州的秀丽风光和人们游览时的愉悦心情。
2、《牧民新歌》笛子领域要论那首乐曲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如果说《牧民新歌》是第二,那么没有任何一首笛子独奏曲是第一。《牧民新歌》是以内蒙民歌音调为素材,由简广易、王志伟创作的。
3、《小放牛》由陆春龄改编,乐曲明快流畅,表现了天真活泼的牧童在互相问话对答时的快乐情绪,富有有田园风味。笛子独奏曲,原为昆曲中的“吹腔”曲牌,描写村姑向牧童问路,两人一问一对歌而舞,具有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
4、《姑苏行》《姑苏行》是笛子演奏家、作曲家江先渭于1962年创作的一首笛子曲,是一首由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竹笛经典名曲。曲名为游览苏州(古称姑苏)之意,全曲表现了古城苏州的秀丽风光和人们游览时的愉悦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