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晶体腐蚀试验具体是指什么?
- 2、晶间腐蚀试验要多长时间
- 3、做晶间腐蚀倾向试验时,如有不合格者,则全部做热处理,但热处理不得超过...
- 4、s32168是否需要敏化处理后进行晶间腐蚀试验
- 5、什么是晶间腐蚀?
- 6、怎么做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
晶体腐蚀试验具体是指什么?
晶间腐蚀是金属腐蚀的一种常见的局部腐蚀,腐蚀从金属表面开始,沿着晶界向晶粒内部发展,使晶粒间的结合力大大减弱,降低了材料的强度,严重时可使材料的机械强度完全丧失,它是危害性很大的局部腐蚀形式之一。
问题一:什么是晶间腐蚀 晶间腐蚀是一种常见的局部腐蚀。腐蚀沿着金属或合金的晶粒边界或它的邻近区域发展,晶粒本身腐蚀很轻微,这种腐蚀便称为晶间腐蚀。这种腐蚀使晶粒间的结合力大大削弱,严重时可使机械强度完全丧失。
具有整齐规则的几何外形、固定熔点和各向异性的固态物质,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式。固态物质是否为晶体,一般可由X射线衍射法予以鉴定。
晶间腐蚀是局部腐蚀的一种。沿着金属晶粒间的分界面向内部扩展的腐蚀。主要由于晶粒表面和内部间化学成分的差异以及晶界杂质或内应力的存在。 晶间腐蚀破坏晶粒间的结合,大大降低金属的机械强度。
不是,晶间腐蚀试验:是用特定的方法试验金属材料耐腐蚀的性能,方法标准主要有GB4334-2008;ASTM G28,ASTM A262等 微观晶相检验是检查金属材料微观组织形态的检测,比如检查金属材料的晶粒、组织结构等。。
晶间腐蚀试验要多长时间
电解腐蚀速度快(10%草酸试验),0.5-1小时就可以出结果,甚至更快,但不适用含高Mo不锈钢,如果没有腐蚀出梯形晶粒,要重新用其他方法(不锈钢硫酸-硫酸铜腐蚀试验)。
.13 设计文件要求进行晶间腐蚀试验的不锈钢管子及管件,供货方应提供晶间腐蚀试验结果的文件,其指标不得低于设计文件的规定。
我国的不锈钢晶间腐蚀标准见前面其基本做法就是将晶间腐蚀试样先在规定浓度的酸溶液中浸泡(或蒸煮)一定时间,然后进行试验。
做晶间腐蚀倾向试验时,如有不合格者,则全部做热处理,但热处理不得超过...
同时,取同批管子试样2件,做晶间腐蚀倾向试验。如有不合格者,则全部做热处理。但热处理不得超过3次,否则管子应予报废。
三,焊后热处理 焊后热处理是将焊件整体或局部加热保温,然后进行炉冷或空冷的一种处理方法。后热处理可以降低焊接残余应力,软化淬硬部位,改善焊缝和热影响区的组织和性能,提高焊接接头的塑性和韧性,稳定结构的尺寸。
锅炉同一位置上的返修不得超过3次。 (2)要求焊后热处理的锅炉、压力容器,应在热处理前返修;如在热处理后返修,返修后应再做热处理。 (3)有抗晶间腐蚀要求的奥氏体不锈钢制压力容器,返修部位仍需保证原有要求。
采用同材质马氏体型焊条补焊时,一般在软化退火后,最终热处理之前进行不锈钢铸件热处理后出现的缺陷与补救措施,除另有规定外,采 用马氏体焊条焊后应进行焊后消除应力处理。
受热 (如敏化处理)、受力(冷加工形变)而引起晶界组织结构的不均匀变化,对晶间腐蚀也有很大影响(见金属腐蚀)。
s32168是否需要敏化处理后进行晶间腐蚀试验
1、是的,因为奥氏体不锈钢主要用于腐蚀环境中,晶间腐蚀的产生主要与不锈钢的含碳量有关,因此,通过固溶热处理,可将碳溶入奥氏体组织中,以减小碳的危害,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抗晶间腐蚀能力。
2、有人做过试验,对铬镍奥氏体不锈钢试件,焊前进行冷处理(-70℃),其焊接接头就可避免晶间腐蚀(对此结果尚存争议)。④焊后热处理规范的影响。
3、当硫酸的浓度低于15%或高于85%时,316L不锈钢具有广泛的用途。316L不锈钢还具有良好的耐氯化物侵蚀的性能,所以通常用于海洋环境。S31603不锈钢的最大碳含量0.03,可用于焊接后不能进行退火和需要最大耐腐蚀性的用途中。
4、但不锈钢的“不锈”也并非绝对的,由于特殊的服役环境,不锈钢也会发生腐蚀。介质浓度、pH值、温度等因素会对不锈钢的抗腐蚀性产生较大的影响。例如,在 450~850℃敏化温度范围内长期使用,不锈钢就会发生晶间腐蚀。
什么是晶间腐蚀?
1、问题一:什么是晶间腐蚀 晶间腐蚀是一种常见的局部腐蚀。腐蚀沿着金属或合金的晶粒边界或它的邻近区域发展,晶粒本身腐蚀很轻微,这种腐蚀便称为晶间腐蚀。这种腐蚀使晶粒间的结合力大大削弱,严重时可使机械强度完全丧失。
2、晶间腐蚀是指仅发生在金属晶粒边界或它的附近区域的一种腐蚀现象。它起始于金属表面,沿着晶界腐蚀出一条窄缝,晶粒本身没有腐蚀。
3、也叫晶间腐蚀(intercrystalline corrosion),即沿着晶粒边界发生的选择性局部腐蚀。其中,未稳定化处理的奥氏体不锈钢(如30304),晶间腐蚀比较显著,经常发生的此类不锈钢的焊缝腐蚀也与此密切相关。
4、英文名称:intercrystalline corrosion;intergranular corrosion 说明:局部腐蚀的一种。沿着金属晶粒间的分界面向内部扩展的腐蚀。主要由于晶粒表面和内部间化学成分的差异以及晶界杂质或内应力的存在。
5、晶间腐蚀,局部腐蚀的一种。沿着金属晶粒间的分界面向内部扩展的腐蚀。抗晶间腐蚀性能就是抵抗这种腐蚀的能力。
怎么做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
(1)晶腐试验方法很多,采用的方法应满足使用的温度和介质要求。(2)选择的不锈钢材料是否能耐所选用的晶腐方法。(3)钢号一致,还应分进口的还是国产的,如现在SUS316L很普遍,但只有日本,美国的316L才能通过休氏试验。
需要做试板,不锈钢晶间腐蚀一般采用:硫酸-硫酸铜法。
如要看碳化Cr析出相,制金相试样经腐蚀后,1)在金相显微镜高倍下看是否能观察到;2)用SEM或电子探针,做面扫描;3)TEM的复型技术。
要重新用其他方法(不锈钢硫酸-硫酸铜腐蚀试验)。
因为增碳将会增加18-8钢的晶间腐蚀倾向。冷却介质,一般采用清水。